绘本分享︱《PARACHUTE》降落伞——孩子如何克服“害怕”

首页    绘本精读    绘本分享︱《PARACHUTE》降落伞——孩子如何克服“害怕”

 

 

翻开本书之前的思考

生活中,你的孩子是否常常会对某些完全没必要的事情担心,无论你怎么解释,他都会说,我害怕?

当孩子担心时,你是否会试图告诉他,没什么好怕的?比如:不用怕,晚上天就会黑的;不用怕,跳下来,不会摔跤的;不用怕,那只是个模特而已……  

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孩子这些恐惧与担心?如何回答?我想我们需要先从了解孩子开始。   

 

一个小问题:

以下选项对于孩子来说哪一项最容易让他感到害怕?  

A 完全熟悉的物品    

B 完全陌生的物品   

C 中等陌生程度的物品

 

带着这些思考读懂本书

害怕是什么

害怕,是一种情绪。孩子害怕的东西在成人看来不值得一怕。例如,一只会摇头唱歌的娃娃,甚至是妈妈戴了墨镜的样子。

 

一项研究发现,完全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物品都不会让实验的动物感到害怕,但中等陌生程度的物品,则会激起动物最大程度的恐惧。因为,孩子的恐惧来自于想象。熟悉则意味着安全,而完全陌生的事物,因为不了解,反而不被引起关注。但是,中等程度的陌生,既能被识别,又与以往的经验不同,最容易引发孩子的恐惧心理。

 

关于英文不好,如何带孩子阅读英文的问题

很多家长会问英文书看不懂怎么办?我提供一个家长日常使用的方法:

和孩子一起学习,是最有效的方法。

在近似语言理解能力的情况下,英文不好的家长更容易与孩子同步感受阅读的状态,同时你也更容易发现孩子在阅读时比大人更强的领悟力和想象力。

 

故事梗概

 

一个叫TOBY的男孩,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背起降落伞,这让他有安全感,无论是从床上下来,刷牙,还是做各种游戏。降落伞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。

直到有一天,他的好朋友——一只猫爬上树下不来,他把自己的降落伞给了猫儿,自己第一次在没有降落伞的情况下站在树上,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?

TOBY无时不刻都背着降落伞,这是他每天早上起来做的第一件事。

这会让他觉得,这样可以更从容的面对一些棘手的事情,比如从床上下来,骑自行车……

有人看完这本书说,这是讲述恐高症孩子的故事。看了这一页,且对恐高症有一些了解的读者可能就会明白,作者的本意并非如此,TOBY是我们常说的“胆小”的孩子,而非“恐高”。

 

作者手稿呈现

手稿↑↑↑

图书↑↑↑

其实从作者的原创手稿里我们可以看到,TOBY身上背的是一条兰色的毯子,后来改成了降落伞。

所以,背上所背的其实就是孩子心里的依赖,而不是单纯的怕高。

 

全书故事表现分为两部分:

一是突发事件出现之前TOBY怪异行为的描绘。

二是故事的高潮部分,也就是突发事件出现后,TOBY的心路历程。

本书最精典的部分就是画面来回穿梭于实际场景与TOBY心理场景的对比表现。

左边是心理表现,右边是实际场景

这种对比,把TOBY内心的恐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。

我们意识到,当孩子的情绪出现时,成人的劝慰其实来自己于你看到的事实,而非孩子“看到”的事实。

类似的画面还有很多:

值得注意的是:这只猫处处伴随,其实是绘本的一条隐性线索,向读者传递了一个信息:猫是TOBY最好的伙伴。这也是为什么托比能够鼓起勇气去突破自我的动力。爱与责任感是人成长的源动力,做为家长,请务必注意这一点。

故事的转折由此开始——托比的好朋友遇到了麻烦。

 

与上一页对比,作者用图画描绘了TOBY此刻的心理。这种描绘手法,对孩子“共情能力”是非常有帮助的。

这一页的文字是全书最有深意的排版。字体越来越淡,越来越小,小猫随着降落伞离TOBY越来越远,离地面越来越近。那种淡淡的安全放心同时也伴随着TOBY此时一个人的孤独与害怕,一点一点的让读者体会,实现了文字也是图的巧妙安排。

 

小猫安全了,TOBY最大的考验也来了。

这三幅画面一点一点的夸张呈现,从高度、到色彩,甚至连画风也从偏写实最后升级到了奇幻风格。读者的心也跟着TOBY到了高潮,即便你知道这是故事,可是画面也将你带入其中,完全能感受到TOBY的恐惧心情。

 

这是全书,最张显的几页,寓意最深的几页,最引起成人思考的几页——你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,可能对孩子来说是天大的事!很多时候,真正理解孩子并不容易。

历经了高潮画面,作者没有废话,立刻转入现实场景。再怎么害怕,TOBY还是下来了,经历了前面的对比,孩子会明白,哈哈,其实树就那么高,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。无更多的语言,孩子已然领悟。

结局依然有亮点:改变不是一刹那的事情,即便TOBY经历了这件事,背上的降落伞也不是立刻就丢掉的。作为成人,是否能够明白作者这样处理的深意?把这一页和最后一页降落伞的位置对比看一下,相信你就明白了。

- 故事完 -

 

给“胆小”孩子的父母一些建议

不要给孩子贴上“胆小”的标签!

害怕是一种情绪,尽量避免性格定位。

 

恐惧来源于不熟悉

让一件事物从陌生逐渐变成熟悉,就不会让孩子害怕了。

 

你无法替代孩子的感知

从陌生到熟悉,是一个过程,需要孩子自己经历,成人所需要做的是陪伴与理解。

 

请永远记住,你所见所知,均来自于你的经历,孩子所见所知亦然。而不同的是,你经历的,孩子还未曾的经历,他需要自己去体验。

2021年4月25日 15:53
浏览量:0
收藏